何錦燦

Rate this item
(0 votes)
M024 黃磊生---玉山瑞雪 Main peak of MT.JADE 92x122cm 2009 M024 黃磊生---玉山瑞雪 Main peak of MT.JADE 92x122cm 2009

何錦燦 1992
黃磊生教授是位深入中國傳統,精通嶺南畫派神髓,兼具現代精神的著名畫家,其成就從積學而來,從廣遊歷,多寫生,多體會中外山川的美態和境界而來,從廣闊的胸襟而來。

他的作品,雅俗共賞。具有素養者,可深深體會到其筆墨之精純,構圖、營造、創意上的苦心造詣,一般社會大眾則可感其雄渾的筆觸、瑰麗的渲染、花鳥的動感、山水的氣勢而感到驚、愕、贊嘆!他的成就,堪稱「上士而上下俱達」。


這決非筆者溢美之詞,而是從實際訪問的感受而來,黃教授是一位業精於勤的專業畫家,他每年俱不斷的將作品公展於世,恆有個展,這是筆者於八十年度,其在臺北舉行的辛末年新春特展現場,訪問了許許多多不同的觀眾,綜合所得的觀感。

目前許多人把中國畫稱為水墨畫,惟黃教授畫作的成就非僅筆墨豪雄而已。

中國畫在唐宋以前,是色彩及線條兼重的,大部分之畫作,除了線條的輕、重、徐、疾、流麗有緻以外,並應用耐久不變的物質顏料,經層層渲染而成,而渲染的過程中,尤重空間的處理及氣氛的營造,觀宋代院畫,其山水設色和諧雅麗,花鳥的設色則在多層次中見絢麗。

逸筆草草的文人畫,自宋代中葉始興,其後名家輩出,明徐文長的水墨花卉得野逸豪放之緻,清鄭板橋則具剛健雅趣之美。

綜觀黃教授的畫作,則兼具上述兩項傳統之美。黃教授於今年八月間應邀在臺灣省立美術館舉行盛大回顧展,作者有幸於展出前得睹部份重要作品,因就欣賞黃氏作品之心得要鍵,分列以下數點:

一、 繪中國畫,極大、極小均屬難畫,繪大畫氣魄要大,具雄渾的筆墨及色彩鎮壓全局,小的畫則由於方寸之間,構圖造境不易發揮。黃氏此次展出,有小幅的花鳥小品,得佈局之奇。而畫展中的主要力作,為三幅七乘十六呎的巨製,其中二幀為黃山紀遊之作:「黃山最高峰」合「蓮花峰,天都峰及送客松」數奇景成一巨製,得氣勢磅礡之美,「北海松濤」所繪之松樹,前樹盤桓蒼勁,後樹層層疊出,一望遼闊,得景深平遠之緻。「荷塘煙雨」所繪之花,色雅艷而各具神采,葉競開又各備風貌,無一竟同。而全幅色調墨韻,濃淡有緻,和諧統一。可遠觀而得其全局,近看而究其筆墨精華。
二、 黃氏源出於嶺南畫派,向以花鳥見長,而今次展出則以山水更具特色。十數張黃山寫生,為此次展出之主題。而旅美前後,定居臺灣寫生所得,經一再營造、創作、寫景、寫情、寫意,各具風采,而一望則知為當地風物。欣賞黃氏的山水作品,尤應著重欣賞其空靈位的處理。(西洋畫中所說的空氣感、空間感,俱是類近的說法,篆刻中「計白當黑」,是相同的道理。)能於其渲染層次中見畫意,在空氣中,煙霞裡得有餘未盡的感受,是欣賞者的樂趣。尤見其每於山巒上、樹叢間,多留樸拙的白線,恰得其所,這就是其神采的所在。圖中以在檀香山所繪之「煙沙漠漠夕陽餘」一幅,尤得煙雲際會,光映餘暉之美。
三、 線條的表達是中國畫的主要特質,馮著「輕、重、提、頓、按、壓、收、放」的筆法,線條的曲、直、粗、細、短、長而達成「抑、揚、頓、挫」的音樂性美感。黃氏的繪畫,所採用的是「雄辯性」的線條,特得豪邁奔放三美。
四、 水份的掌握得宜也是中國畫的要素。墨法中所提及的「淡點法、宿墨法、積墨法、破墨法、潑墨法…」等等,俱屬色階與水份的控制。黃氏之作品,不僅墨法濃淡得宜,能鎮壓全畫,明亮艷麗的色彩相配合,尤見其美。
五、 黃氏的繪作是頗全面的,山水畫方面,渲染氣氛的營造,尤屬刻意經營,所繪之景物,包括了春、夏、秋、冬、朝、夕、風、雨、霞、霧、雪,所繪花鳥、走獸、人物,各盡其緻,尤以兩幀:「海濤飛鷹」巨製,驚濤飛湧,寓不懈不懼的凌雲壯志為特獨。

黃磊生教授,一九二八年出生於廣東臺山縣,自童年時,便愛好書畫,浸淫古典名藉,青年得嶺南畫學的心法承傳,其時畫作已多獲獎賞,斐聲中外。一九六O年移居美國,開設國風藝苑於舊金山,宣揚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教授,亦不斷公展其畫作。近年為充實創作素材,行萬里路,藉畫展而環遊世界,博覽觀摩,大力創作,曾多次受邀個展於中外各大美術館、博物館。

時至今日,黃氏從事中國畫藝的繪作,已近半個世紀。他的作品歷為中外愛好藝術者珍藏,這次的創作四十年展是能較全面性得睹其作品全貌的機會。

Read 2064 tim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