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學時師承黃志鵬先生,黃師常年帶領他奔馳在山勢奇特的峻嶺,層層錯落的溪泉間,看花木叢生,聽鳥叫蟲鳴。他在這樣的一片世外桃源中,呼應了大自然的聲音,解剖了大自然的生態:學習雙描繪,設色敷彩。
基於對美術鍥而不捨的追求,初中時拜司徒廉、司徒泉兩位老師研習西洋水彩畫,從此他的畫中有了透視、深遠及水彩的趣味。融中、西畫技法以後,他又開始臨摹明清大家「四王」的山水、八大、石濤的意境,居古泉老師祖的花卉,王羲之的行書,及文徵明、祝枝山的雋逸行草。
民國三十六年,由北溪老家遷居香港,父親的病逝,從此他半工半讀,一面就讀於廣州大學,一面擔任水彩課於嶺英高中。如此以畫養畫,教學相長,使得他不僅在畫藝上突飛猛進,且更渴求能深入精研畫事。有幸在當地華僑日報發現心儀已久的嶺南大師──趙少昂在香江的消息,遂立即拜趙為師。
趙少昂父親早逝,跟隨嶺南畫派領由高奇峰學畫。高奇峰的畫風強調色彩的渲染,富有層次的變化,吸收水彩畫的水份和色彩的特快效果,流暢地運用豐富而多變化的色階,突破了明清以來單調而沈悶的畫風,賦予國畫新的面貌。趙少昂深得高師的真傳,山水畫在輕描淡彩中,將山光雲影、日色水聲,描寫得明媚鮮艷;花鳥則寫實傳神,姿態嫻雅。他的「嶺南藝苑」培養很多優秀的弟子,最為人知的當屬歐豪年與黃磊生。
然而黃磊生並不僅限於得利自高奇峰、趙少昂一脈相傳的嶺南畫藝精髓,更重要的是受到趙師人格的影響。為求專精,他落筆所成的詩畫嚴謹而神聖;其君子坦然之風豪邁了創作,更由創新中領悟古人詩畫的意境及墨趣,並國畫所具有的哲學、文學和天道的特性。
民國四十九年,他攜帶書畫旅居美國舊金山,展開中華藝術的宣揚,組織「東方藝術協會」,為華僑及愛好中國繪畫的美國朋友開拓一條尋求中國術之路。除了畫藝的推介,他並講述中國繪畫的精神及筆墨的運用。六十一年開始,他往來於舊金山和台灣之間,因他不曾自滿於日益精進的畫藝,更重視藝術界朋友──尤是是國內,給予他的鼓勵。所以黃磊生在國內不但一次比一次停留更長時間;且不斷率領友邦朋友一批批前來訪問,並展出所學,促進彼此的文化交流和友誼。七十年代初期,更設畫室於台北,繼續貫徹嶺南畫派的宗旨──不斷創新。
嶺南畫派與海上畫派、北京畫派因地理環境的不同、界域的區劃,而造就了近代中國三大流派。其中嶺南派至民國高劍父引進日本寫實精神,注入傳統繪畫,在形式產生變革,打破「不入畫」的藩籬,解除中國畫預設的創作束縛。
嶺南派自高劍父、高奇峰、陳樹人以下,到趙少昂等人再予增華;趙少昂入室弟子黃磊生更秉承恩師的繪畫理念,繼續發揮其精神。
黃磊生認為嶺南畫派的風格主要有三:其一注重骨法用筆,線條如蒼藤古柏、峻石屈鐵,而大氣碲礡、遒勁有力,看來韻味無窮;故一幅畫因表達物體對象多且不同,而必須運用不同的筆法──這往往包含了所有中國毛筆的筆法。第二適切運用大自然的色階,故畫面清新雅艷,引人共鳴。其三利用畫面的空間背景,予以適當的渲染,以增加渾厚深遠的感覺,並將主題襯托得更為自然,使畫面呈現中國繪畫特有空靈境界。
嶺南畫派擷取古今,融會中西,而成為現代新國畫,創立迄今成就輝煌,蔚為當今藝壇的主流。他們「師古而不泥古」「無新變不足以代雄」的精神,給傳統國畫注入新貌。在黃磊生的筆下,嶺南畫派活潑奔放的熱情,發揮得淋漓盡致。為充實創作素材,近年來他足跡遍及神州,更環遊世界實地寫生,收穫豐碩。他作畫時實景和造境雙線並進,從客觀的探討,心靈的感應,創造出理想美好的境界。故日本著名藝評家植村鷹千代評論其畫:「高度發揮嶺南畫派對物象的感性與技法的特色,蘊藏著中國繪畫之精神主義的思想與血統,強力的心象表現,深深顯示出現代的精神性。」
黃磊生認為一個畫家只有在不斷地自我挑戰,不停地向傳統藝術擴展,才能在繪畫的生涯中,嘗到藝術芳的甜美。他不喜歡拘泥於傳統的技法──雖然自認有足夠穩健的傳統國畫技巧──因為技巧只是一種手段,用來幫助畫家表露心中的藝術語言。當創作者心中的話需要有更貼切的技法才能更親切自然,而有效地表達他的意念時,自己的國畫語言自然地被創造。故他可以有嶺南畫派專長的挻拔筆鋒,也能有自己圓潤和諧的筆勢;可以有嶺南畫派擅用的艷麗色彩,也可以有自己含蓄潤厚的墨色。
但如果沒有親自去經歷大自然的一切變化,就不可能有對繪畫如此熱烈的表達動因;若沒有受大自然美好所深深吸引的動情,就似乎繪不出感人的作品。所以黃磊生深信畫家必須心中有一份超乎傳統,超乎現實的靈敏感覺力,方能精緻細心地察覺到每一次悸動,將此悸動形象化,成為藝術品。他旅遊各地,吸收不同的文化藝術觀,幫助自己能有更開放觀念,正視作品的內涵與表現,所以在其畫裡帶著西方藝術的視點與表現方式。
因為遍歷名山大川,博覽各國典藏名作,黃磊生在日益穩健中,不但高度發揮嶺南畫派的技法特色,且充分表現出個人所具不同流俗的繪畫精神。他所特重的是美的追求,因他認為不論是為人生而藝術,抑為藝術而藝術,真善美三者均不可或缺:若以此滲透畫中,則心靈有所寄託,作品自能引入入勝,雅俗共賞。具有素養者,可深深體會其筆墨之精純,構圖、營造、創意的苦心造詣:一般人則可憑其雄渾的筆觸、瑰麗的渲染、花鳥的動感、山水的氣勢而驚愕讚嘆。
黃磊生的作品曾歷經世界各地巡迴展,出並廣為各國收藏。他先後獲得亞洲青年畫展水墨首獎,美國藝術獎金,中興文藝獎章等:歷任台灣省立美術館、經濟部綜藝展、台灣藝術教育館、亞太地區藝文金獅獎、亞細亞美術大展、全省及全國美展評審委員。又任「三石畫藝學會」理事長、港九各大書院美術教席、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教授,蜚聲國際,為藝壇所敬重。
本年十一月他將應本館之邀,在中山畫廊舉行「黃磊生國畫選展」,除精選歷年典藏力作外,更將展出寶島風光寫生,及近作黃山、 武夷山、 張家界等名勝的筆墨新意。